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锻方鹨唤彩龇⑸谀恼馄韧辽系拿褡逋沤峁适隆?/div> 回汉支队——“彭总赠枪”和新式整军运动 讲述:张渊杰,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之后,挥师向陇东挺进?;睾褐Ф泳馄煺?,士气高涨,纷纷请战,要求收复失地。但是,枪弹缺乏仍是大问题,子弹袋里装的多半是高粱秆秆?;睾褐Ф泳龆ㄅ山鹑俸秃喂憧泶?名战士,去环县找西北野战军请求支援武器。金三寿、何广宽等来到西北野战军前线指挥部,彭德怀司令员亲切接见了他们,得知他们是宁夏人民武装的代表后非常高兴,并给予鼓励,痛快地答应等打下环县后对他们进行大力支援。几天后,西北野战军攻克环县,将缴获的一部分武器分配给“宁夏人民解放军”。 金三寿、何广宽二人又先后从西北野战军二纵队和新四旅接受了几百条步枪,还有轻机枪、掷弹筒、子弹,使部队的武器得到充实,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6月23日,梁大均等带部队也赶到环县,每个战士都领到了枪,每个连都配备了机关枪、掷弹筒,战士们高兴得连蹦带跳,唱起了《换枪歌》:“换枪换枪快换枪,快把老枪换新枪。美国枪,新又亮,上起刺刀明晃晃。人民战士拿在手,噢,天天打胜仗!”部队情绪活跃,士气高涨,回汉支队战士把这次到环县领枪叫作“彭总赠枪”。之后,还应西北野战军二纵队领导的要求,将杨吉德、马天忠等6名回族干部输送给了西北野战军。 回汉支队自“彭总赠枪”后,跟随西北野战军转战定边、盐池一带,在大部队浩荡声威的振奋下,部队受到极大的鼓舞,素质明显提高,战斗力空前增强,面貌大为改观。1948年8月,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回汉支队在吴旗开始进行新式整军运动。运动以诉苦和“三查”(查思想、查阶级、查斗志)为主要内容。学习土改文件,进行阶级教育,以引苦、诉苦、挖苦根的方法,启发战士的阶级觉悟,然后转入查思想、查阶级、查斗志的“三查”阶段,联系实际,揭发和批评不良倾向,进行党的政策和纪律教育。 当时回汉支队在数量上发展较快,人数达到400人左右。部队成分也有了很大变化,有的连队中过来的马鸿逵部队士兵较多,人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思想状况和生活习惯各异,加上支队建军时间较短,又处在艰苦环境和频繁战斗之中,缺乏严格训练和系统的革命思想教育,因此,各种不良思想作风有所滋长。如在部分战士中出现“拜把子”、贪图安逸、怕苦怕累怕牺牲等不良现象。因此,运动中通过挖苦根找苦源,提高阶级觉悟。支队领导干部带头给战士讲自己参加革命所经历的曲折道路和革命前辈为解放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事迹,以提高战士的革命觉悟和斗争意志。通过诉苦和“三查”运动,指战员们进一步懂得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阶级斗争觉悟普遍提高。大家一致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心,跟着共产党走,才能砸烂万恶的旧社会,穷人才能彻底翻身解放做新社会的主人,过上和平幸福的新生活。运动中,支队领导还根据部队成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同等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要求回、汉族指战员要互相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为消灭共同敌人而团结一致,并肩战斗。通过以上教育,回、汉族战士之间逐步建立起了深厚的阶级情谊,部队出现了空前的团结局面。此外,为了整顿部队纪律,三边军分区司令员郭秉坤还亲临回汉支队,组织干部战士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改善了上下级关系,进一步加强了部队团结,各种不良现象明显减少。这次新式整军,民主气氛很浓,宣传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墙上有墙报,山崖上有标语,文化课不间断,文娱生活活跃,军事训练严格认真,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整个部队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根本性变化,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明显提高。 文章来源:宁夏统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