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同声》将为您逐一讲述发生在宁夏这片热土上的民族团结故事。 兰花芬芳——不论哪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只要有困难就要帮助 讲述:买一帆,自治区文史馆 裕西社区的居民张金霞下岗后,为了维持生计,外出打工了。王兰花在一次走访慰问中听说张金霞下岗后,留下80多岁的老母亲和10多岁的孩子出去打工了,老人和孩子一时间没有了亲人的照顾,孤独无助。王兰花带领热心小组的成员及时上门义务照顾老人和孩子,通过争取公益资金为老人和孩子买菜买药,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后来又为老人和孩子申请了城市低保,鼓励老人和孩子要好好生活。两年后,张金霞回来看到老人和孩子生活得很好,听说了热心小组帮助她们的事情,她哭了。见到王兰花,她扑到王兰花的怀里说:“王阿姨,谢谢你们对我妈和孩子的照顾,你们的恩情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们。”此后,王兰花又帮助张金霞在社区争取了公益性岗位,使一家人的生活基本有了着落。 汉族小伙舒宏勇,小时候父母离异,父亲一人用微薄的工资抚养他和弟弟,家里生活非常困难,父亲去世后兄弟俩时常为吃饭发愁。王兰花还是居委会主任的时候,就隔三岔五地去舒宏勇家里给小哥俩送吃的,把兄弟俩穿脏的衣服拿回去洗,还到学校帮他们申请减免学费、申领低保。后来,王兰花又帮舒宏勇在小区开了一家水暖维修店,让他们靠自己的本事挣钱养家。舒宏勇时常不离口的一句话就是“王阿姨是个好人,帮了很多人,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她”。 因为王兰花和热心小组帮助了张金霞、舒宏勇这些人,他们在感受温暖的同时也成了热心小组的成员,但凡热心小组有活动,他们就跑来问长问短,主动参与。如今,照顾小区内的孤寡老人安明香和连月新已成为张金霞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为小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免费维修水暖成了舒宏勇的家常便饭。 有一年夏天,听说金花园小区有一位单身母亲马瑞聪带着患病的儿子,生活很困难,王兰花的心又揪了起来,第二天一大早,她便来到了这位单身母亲的家里。马瑞聪在丈夫去世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家庭状况十分窘迫,王兰花和热心小组的成员到处跑腿帮助他们母子申请了低保,为马瑞聪争取到了物业保洁的工作,还到民政局为孩子办了残疾证。在王兰花的帮助下,马瑞聪的生活终于有了阳光和温暖。但是王兰花还是放心不下,眼前这个乖巧可爱的孩子还能救治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王兰花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通过残联邀请自治区相关专家为马瑞聪的儿子会诊。当得知孩子小脑已坏死无法医治时,王兰花心里难受极了,她想为孩子再做点什么,让孩子的生活环境好一点……王兰花又帮马瑞聪申请了廉租房,并为他们争取到了一楼,方便马瑞聪背孩子出去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那年年底,吴忠市妇联慰问王兰花并送去500元慰问金,钱在口袋里还没有捂热,她就着急地把钱分成五份,送到辖区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难的孩子手里,马瑞聪的孩子就拿到了一份。这些年来,王兰花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每天都忙忙碌碌为别人分忧解难,无怨无悔,用她的话说,就是图个“百姓幸福和谐,邻里和睦一家亲”。 王兰花经常说:“风俗习惯分民族,但是人心不分民族。只要有人有困难找到我,不管是回族、汉族,还是其他民族,我都愿意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也许我帮不成,但是伸手帮了,就暖了他们的心!”是啊,为了满足居民的需要,她甘愿跑断腿、磨破嘴,甘愿自己吃不上热饭、睡不上好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