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同声》将为您逐一讲述发生在宁夏这片热土上的民族团结故事。 行走在爱的大路上——爱的坚守 讲述:买一帆,自治区文史馆 王晓花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要当一名小学教师,但是当了教师以后,她才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多么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在这里她看到了许许多多朴素的孩子,一如当年的自己,他们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面对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一双双燃烧着希望的眼睛,王晓花深感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把他们教好,引导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帮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认识明确了,信心大增,王晓花走在校园里的脚步也更加轻快了。 上课的时候,王晓花发现班里有位女学生老是愁眉苦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下课后,她特意把女学生叫到身边:“孩子,你有什么事就给老师说吧……”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女孩就扑进她的怀里痛哭起来。原来,这个学生想要辍学帮家里维持生计。她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肩膀:“不要怕,老师可以帮你。”孩子停止了哭泣,含泪的眼睛信任地看着她。王晓花流下眼泪,她一辈子都忘不了那双含着眼泪的大眼睛,忘不了刹那间由忧郁变为渴望和信任的目光…… 家访时,她看见这个搬迁而来的家庭一贫如洗,家境的贫寒远远超过了当年自己家,也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她当即决定把孩子带回宿舍,与自己同吃同住,全力资助孩子上学。后来,王晓花的工作调动了,但她对这个孩子的资助从未间断。 1996年,王晓花与乡干部孙学富结婚了。孙学富自己的家庭也不富裕,但是听说了王晓花资助孩子上学的事后,积极支持爱人的爱心资助,并且将孩子转到自家附近的学校,让她吃住都在自己家里。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孙学富的支持使王晓花在爱心资助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之后,女孩的妹妹和弟弟也成了这个家庭的成员。王晓花是满族,孙学富是汉族,又加入了3个回族孩子,组成了5口之家。 这就有了10年之后的“母女”对话。“女儿,好好学着经营你的婚姻吧。作为母亲,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儿成人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感到很满足、很幸福。” “妈,那天看见您走了,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份恩情在我心里,您应该明白女儿的心……” 不知道事情原委的人,谁又能分辨出这里的妈妈和老师的分量呢! 在王晓花和丈夫的呵护下,姐弟3人不仅没有辍学,而且都健康成长。姐姐和妹妹都当上了教师,弟弟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现在,姐弟3人相继成家,但他们与王晓花一家的亲情并没有因此而疏远。她在信中告诉儿子:“儿子,昨天妈彻夜未眠,想了很多很多。你的身体里虽然流淌的不是我的血液,但我们之间有一份超越血缘的亲情。妈也知道我们这份超越血缘的‘母子’之情在你心中的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