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锻方鹨唤彩龇⑸谀恼馄韧辽系拿褡逋沤峁适?。 村里来了个汉族书记——中华民族一家亲 讲述:白丽,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李得花家的事,王军华一直记在心上,脑海里时不时就闪现出那间狭小昏暗的窑洞。经过多方联系协调,事情终于有了眉目。一天,王军华来到李得花家,说:“我想办法筹到了7万多元钱,用来给你们家和其他两家盖新房,盖好后再给每家补贴39000多元。”李得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一直以为自己会在这间窑洞里住一辈子,看着周围邻居一个个盖起了新房,说不羡慕是假的,可是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在那儿摆着,所以住新房的事,她做梦都没有想过。只听王书记又说:“中华民族一家亲,现在,全国人民的日子都越过越好了,总书记都说了,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你别担心,党和政府这么重视咱贫困山区的老百姓,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愁过不上好日子吗!”李得花看着王书记,心里的感激无法言表,能说出口的唯有“谢谢”两个字。 资金到了位,新房子很快就开始建造,地方选的是窑洞旁边的一块空地。不仅周围的邻里乡亲来了,王书记也过来帮忙。他说:“多一个人帮忙,你就能早一点儿住进新家,你看我虽然搬起了石头,可我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来了。” 就这样,和王书记一起,男的搬砖和泥,女的洗菜做饭。李得花自己也忙得团团转,一边在窑洞里做饭,一边惦记着旁边房子盖得咋样,进进出出来回跑??醋磐跏榧呛拖缜酌敲β档纳碛?,李得花此时此刻才终于感受到了王书记挂在嘴边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真正含义,各族人民都是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就能共同成长、排除万难。人多力量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3间房就盖好了。白瓷砖、水泥地,屋里还通了自来水,李得花一家终于住进了新房子。 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王军华又在考虑为大家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缺乏的问题。他通过总结多年从事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经验及群众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龚湾村探索出了“创业担保贷款+商业贷款”的贷款发放模式,即创业贷款和商业贷款一张票发放,创业贷款贴息,商业贷款的利息由创业者自负,解决了当地创业者的贷款难题。 贷款难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又来了。大多数有创业意愿的群众因找不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无法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致富梦想止步于资金缺乏这个难题。王军华多方奔走,与各定点金融机构反复磋商协调,探索创立了精准扶贫“3+1”模式,即养牛3头以上、养羊30只以上、3户联保即可按程序发放贷款,解决了创业者找不到担保人的难题。2018年以来,共向109名建档立卡户发放创业贷款587万元,极大地调动了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和经办银行的积极性,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贷款难的问题。 村里的年轻劳动力都发动起来了,可是还有一些老弱病残群众生活困难,王军华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脱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通过多方的协调和考察,王军华决定在龚湾村发展土鸡产业,采取支部+企业+贫困户的方式,解决老弱病残群众的就业问题。这样,李得花在家里养起了土鸡苗。政府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教大家怎么养殖,土鸡养大后还有人来收购,一只80元,每年又能增加不少收入。2019年至2020年,龚湾村113户村民养殖土鸡2万多只。目前,土鸡养殖已成为龚湾村群众的致富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