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同声》将为您逐一讲述发生在宁夏这片热土上的民族团结故事。 石榴黄花菜合作社——耀眼的光芒 讲述:王俊,民盟宁夏区委会 说干就干,他们开始走家串户,动员大家种植黄花菜。“百姓百姓,各有心病”,老百姓的动员工作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做的。有些人支持他们,立马就同意了;有的人犹犹豫豫,答应吧,怕赔钱,不答应吧,怕耽误赚钱;有的人直接不答应,比如刘文汉,他说活人的肚子是面装的,指望那些花花草草,就是闹笑话,前几年的实验没一项成功过。 看大家都害怕吃亏,张富贵和陈板客商量,先让同意的人签合同,第一年的黄花菜,谁家地里种的谁家采摘卖钱,第二年开始由他们收。 第一年有七八户人开始种植,除了土地的承包费外,每亩还增加了300元到500元的收入。 看着种黄花菜有利润,那些不愿承包地的人开始找张富贵和陈板客,要求加入黄花菜的种植队伍。 黄花菜种植规模变大,钱成了问题。他们向亲戚、朋友借,能借的几乎都借了,再加上贷款,终于筹够了资金。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们成立了石榴黄花菜合作社。有人问:“咱们是种黄花菜又不是种石榴,为啥要起这样的名字?”张富贵笑着说:“取这个名字是为了彰显民族团结,大家都要像石榴籽一样团结,要紧紧抱在一起。我是汉族,陈板客是回族,咱们回汉人民一起致富,这个名字合适得很。”大家都笑了。 合作社成立了,张富贵和陈板客开始到外省学习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包括种植、施肥、采摘、烘干等操作流程。 每到黄花菜成熟,村子里都会来好多参观的人,有本地的也有外省的。为了让红寺堡区的富硒黄花菜走向市场,政府加大了宣传和扶持的力度,帮他们组织了黄花菜采摘节活动。 谁说农家无宝藏,遍地黄花赛金针。采摘黄花菜的不止有向阳村的男女老少,还有好多外村来的人。天不亮,公交车就拉来好多人开始“淘宝”,不管认识不认识,大家都认真地采摘着黄花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张富贵和陈板客成功了,他们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村民既领了土地承包费,又能在自己的地里打工挣钱,可谓两全其美。 开发区的树绿了,楼高了,路宽了,风沙治理好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陈板客和张富贵坐在地埂上,看着一望无际的黄花菜,开心地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