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郑州_100元5小时上门服务内容,栖凤阁茶楼信息网,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

今天是:
首页 >>  专题栏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 正文
【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舟共济》同心抗疫
            
来源:宁夏统战    发布时间:2022-09-21  
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同声》将为您逐一讲述发生在宁夏这片热土上的民族团结故事。
护士刘玉梅——同心抗疫

讲述:邹毅,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严格的培训结束之后,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成员被分配到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B厅。正式投入工作,每一班时长6个小时,这对平时上班来说不算什么,但身穿防护服工作,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困难,同时伴随意想不到的风险。
刘玉梅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工作的时候,护目镜起雾看不见,她只能努力瞪大双眼,尽量减少呼吸。但比看不见更具挑战的是缺氧,感觉呼吸短缺,头晕目眩。
可是,看到患者期待的眼神,看到医生的努力和同事的鼓励,她暗下决心,为自己加油鼓劲:决不能退缩!她坚定信心,打起百倍精神,投入工作。紧张伴随着忙碌,时间漫长而又短暂,一天的工作结束,交接班后,按照要求,他们要在一起谈工作感受,交流如何解决“看不见、看不清”的问题,虽然很累,但很充实。为了节省防护物资,在一个“班上”,防护服穿上之后就不能随便脱掉,进入工作岗位后,就不能轻易再出去。就这样,刘玉梅和同事相互鼓励,相互加油,随着工作逐渐熟练,他们的困难似乎越来越少了,而有的只是浑身的干劲,满腔的工作热情,不断收获的经验积累。每当看到患者治愈出院,刘玉梅内心充满了喜悦。
按照规定,患者家属不能来医院探望。因此,护理人员既要高度负责地为患者做好护理,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那些日子,刘玉梅感觉自己就是患者的家人,是他们最亲近的人。逆境中的人们总是充满力量,在方舱医院战斗的日日夜夜,很容易被一件件小事感动。刘玉梅清楚地记得,在为一位阿姨做完常规护理后,阿姨紧紧拉住她的手,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说:“你和我女儿一样大,我的家人都在家里等着我回去,我一定要加油,争取早日回去团聚。我很想我的女儿,我能抱抱你吗?”面对阿姨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她流着泪说:“阿姨,你一定要加油,争取早日康复回去和家人团聚。”说完她给了阿姨一个大大的拥抱。
诸如此类的感动,随时在他们身边上演,刘玉梅总是被激励着、感动着,真正感受到了“中华儿女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刘玉梅说每次给患者测量生命体征的时候,患者最爱听她和一起去的同事说“好着呢”这三个字,因为这三个字传递的是放心,承载的是希望,守护的是安康。
  在方舱医院,他们就是患者真正的家人,当患者带着泪花说“谢谢”时,她心里非常激动,那一刻她为自己从事的医疗事业和护理职业感到骄傲,为自己是抗疫战争中的一名战士而自豪。 
上一条:【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舟共济》驰援武汉
下一条:【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舟共济》甘于奉献,同舟共济
0
】【打印】【关闭
专题栏目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号:宁ICP备20000774号
地址:宁夏银川兴庆区凤凰北街106号 技术支持:宁夏西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