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郑州_100元5小时上门服务内容,栖凤阁茶楼信息网,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

今天是:
首页 >>  专题栏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 正文
【同声】“石榴籽”故事之《血脉相连》在党的抚育下成长
            
来源:宁夏统战    发布时间:2022-03-09  

  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今天起,《同声》将为您逐一讲述发生在宁夏这片热土上的民族团结故事。

  回民骑兵团——在党的抚育下成长

讲述:买一帆,宁夏文史研究馆

  回民骑兵团的200多人,出身、思想比较复杂。当初是在敌人重兵围剿、走投无路之际,抱着请八路军帮助他们打国民党的愿望进入边区的,没有长期从事革命斗争的思想准备。进入边区后,听领导干部解释说,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八路军不能出去打国民党,未免有些失望。过了一段时间,许多人想念家乡和亲人,又过不惯革命军队里被严格纪律约束的生活,加之当时国民党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军民生活都非常困难,党组织虽然尽量照顾,但供应仍不够充分,时间一长,许多人思想产生了波动。曾在国民党军队当过团部副官的苏山和当过土匪的马负图等人乘机捣鬼,教唆战士以要给养为借口,擅自从嵩嘴铺移驻庆阳三十里铺,后又提出回海固,甚至煽动说:“如果马思义不走,就把他绑住拉着走。”马思义此时也因两次派回家打探消息的人杳无音信,惦念马国璘和家属的安全,也想回去看一趟,并再带一些人过来。陇东分区得悉这一情况,十分为难。一方面,预料他们出边区肯定会遭到严重摧残;另一方面,这支队伍已正式命名为“回民抗日骑兵团”,进入国民党统治区,就会给国民党造成诬蔑共产党的口实,遂派人反复阐明利害,进行劝阻,但他们执意要走。

  1942年1月2日,中共陇东地委统战部部长段德彰和卫一吾同志又一次和回民骑兵团全体人员座谈,进行劝阻,仍无效果。段德彰说:“你们一定要回去看看,我们就只得欢送;遇到危险再回来,我们仍然欢迎。”卫一吾建议把老弱留下,免得行军作战拖累,这个意见得到了同意,决定让马鸣桂带30多位老弱和伤病员住在曲子县。第二天,杨静仁同志给他们送来一笔路费,并且一直陪送到苦水掌?;孛衿锉?80多人回到白崖、沙沟,得知:马国璘被押解兰州,生死不明;马思义家11人惨遭杀害;参加起义的人受到残酷镇压,有的人头落地,有的家产充公,许多人仍藏匿山野不敢回家。部队探知大寨一带驻有国民党四十二军部队不时出动巡逻,不敢停留,急忙撤到固原麻地湾。立脚未稳,国民党追来一个营,后增两个团,将他们团团包围。敌军派人前来劝降,马思义见不好硬拼,答应回沙沟去谈判。在去沙沟的路上,趁黑夜甩开敌人,急返边区。走到海原王家埫,苏山和马负图带一部分人离队而去。马思义痛悔不迭,带领剩下的30多人,经海原红涝坝、韩府湾和同心羊路、梨花嘴,于1月16日回到苦水掌。

  受挫回来,大家都觉得无颜见边区首长,情绪低落。但是陇东党组织和军分区仍然满腔热情地欢迎他们,安排他们驻守在合水县。一些离队回家的战士受不住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又陆陆续续返回部队,人数增至80余人。经过这次严重挫折,回民骑兵团的干部、战士才从思想上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是他们的靠山,只有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从心底里萌发出“我们需要学习,我们需要改造”的要求。为了解除回民骑兵团干部、战士的后顾之忧,党组织又设法把他们在国民党统治区遭迫害的30多位家属接到边区,随军居住。

  为了使回民骑兵团成长为一支坚强的人民武装,并造就一批民族干部,党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费尽心血。1942年春,回民骑兵团由于人员减少而编为一个连,秋天由合水县移驻延川县永坪镇。途经延安时,边区联防司令部张经武参谋长在七里铺设宴招待了排长以上干部,萧劲光司令员亲自宣布,任命杨静仁为参谋长,马思贞为连长,马克为政治指导员。不久,党组织安排马思义、马希杰、马生荣、马保珍、马文海等进入中央民族学院,学习政治和文化知识。1943年3月,马思义、冶福荣、周尚义、锁云龙、王弼真等又转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45年秋,马思义从抗大毕业后,按照党中央安排,继续到回民骑兵团担任团长。1946年3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回民骑兵团已发展党员6名,成立了党支部。这标志着回民骑兵团的大多数战士已经从仅有反抗意识、复仇思想的起义农民成长为谋求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革命战士。

  文章来源: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上一条:中国文化报 | 全国政协委员朱奕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民族复兴
下一条:【同声】“石榴籽”故事之《血脉相连》出击六盘山
0
】【打印】【关闭
专题栏目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号:宁ICP备20000774号
地址:宁夏银川兴庆区凤凰北街106号 技术支持:宁夏西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