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郑州_100元5小时上门服务内容,栖凤阁茶楼信息网,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

今天是:
首页 >>  专题栏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 正文
【同声】“石榴籽”故事之《亲如一家》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
            
来源:宁夏统战    发布时间:2022-04-26  
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同声》将为您逐一讲述发生在宁夏这片热土上的民族团结故事。
乡村医生——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

讲述:赵志凯,自治区文史馆
 
单家集有单北、单南两个行政村,12个村民小组,有村民1348户5500余人,其中回族占98%。边万忠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汉族村民。69岁的边万忠,行医已有47年。1974年,兴隆镇中心医院为乡村培养赤脚医生,22岁的边万忠第一个报名参加。他踏实好学,很快掌握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培训结束后,他背着药箱回到单家集,成为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他深知,单凭短期的培训远不能满足村民的看病需求,于是,他一边行医,一边努力学习,常常针在自身练,草药亲口尝。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他的医术和服务渐渐得到村民的认可,名字也传到了十里八乡。
行医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医乃人术,人命至重,不问贫富,一心赴救”的人生信条,不管寒冬还是酷暑,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路远还是路近,只要有患者,他都会背起药箱随时出诊。每次给患者看完病,他都要细心叮嘱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他的医药箱里,血压计、听诊器、注射剂和一些常用药物,总是分门别类地摆放得整整齐齐。
多少年来,边万忠一直背着药箱走家串户,从步行到骑自行车,再到骑摩托车,跑遍了单家集以及周边几个村庄。兴隆镇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记下了边万忠的名字。时间长了,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不忍心再看边大夫为他们风里雨里地东奔西跑。经过一番商量,大伙儿决定凑钱在单家集村中心位置盖一间简易诊所,并起名“单南诊所”。边万忠说诊所既然是群众凑钱开办起来的,那么就必须无条件为村民全心全意服务。无论什么时候,诊所的门都一直敞开着。几十年里,他为村民治病不但不收取额外费用,而且医药费也都是按最低标准收取的。
“治病是紧要事,总不能因为没有钱就不给他们看病。”这是边万忠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至于每年少收多少医药费,他从来没有算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乡亲们发自肺腑的褒奖,是边万忠用真情换来的。从医这么多年,他始终坚持让村民看病跑最少的路、花最少的钱,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遇到有人赊欠医药费,无论多少,他从不计较。
  
上一条:【同声】“石榴籽”故事之《亲如一家》种了别人的田,误了自己的地,无怨无悔
下一条:【同声】“石榴籽”故事之《亲如一家》随叫随到的好大夫
0
】【打印】【关闭
专题栏目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号:宁ICP备20000774号
地址:宁夏银川兴庆区凤凰北街106号 技术支持:宁夏西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