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郑州_100元5小时上门服务内容,栖凤阁茶楼信息网,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

今天是:
首页 >>  专题栏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 正文
【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舟共济》隔离区里,心系每位队员安危
            
来源:宁夏统战    发布时间:2022-09-09  
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锻方鹨唤彩龇⑸谀恼馄韧辽系拿褡逋沤峁适?。
逆行者——隔离区里,心系每位队员安危

讲述:丁莉,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2月7日,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B厅的筹建工作开始,苏艳玲被选为护理部副主任,协助管理护理工作。在做开舱前的准备工作时,她发现自己戴的防护帽不能完全把头发遮住,可能会增加被感染的危险,于是她号召所有队员剪短发。疫情之下,武汉大街上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关了门,她只能通过酒店工作人员,请来一位理发师为大家理发。理发师从下午1点忙到凌晨1点,第二天又忙了整整一天,100多位队员的头发落满一地,队员哭了,理发师哭了,苏艳玲也哭了。
2月9日下午2点,宁夏援鄂医疗队第一次进舱,苏艳玲安排自己的同事、平罗县医院心内科护士长姬淑光第一个进舱。第二批带队进舱的,还是她的同事、平罗县医院中医科护理师王瑾。“在对舱内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我只能安排自己单位的同事先上。虽然我了解她们的身体情况,相信她们的业务能力,但在送她们进舱的那一刻,还是非常担心。我们都没有方舱工作经验,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不知道进去后会遇到哪些突发状况。”她说,那天送队员进舱前,她一笔一画把每位护理人员的名字、职业、地区写在防护服上,并让每组护士长及消杀班的老师对每位队员的防护服进行逐个检查,确保万无一失。整理完毕后,她给每一位护理人员拍了张照片,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在抗疫一线,防护服是医护人员的“铠甲”。队员们在进入隔离区前,从洗手到穿戴上隔离衣、防护衣、手套、口罩、护目镜、鞋套等防护用品后,还要在每一个接缝处再粘上胶带进一步密封……从进舱到出舱,每次工作时间是6个小时,但加上进出舱前后的准备工作和后期消毒,实际需要9个多小时。裹在厚重的防护服里,无论是给患者发放药物、配送餐食,还是安抚患者情绪、检测生命体征,每干一件事都大汗淋漓?;つ烤当凰诘玻鲅矍鞍酌CR黄?,有时在核对药品时看不清,就只能斜着眼睛从侧面看。由于一次性防护服成本高,为了节约资源,也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苏艳玲和队员们在9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个班次下来,整个人几乎要虚脱。
 
对于正常人来说,9个小时不吃不喝可以做到,但不上厕所却很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使用成人纸尿裤。
从武汉回来后,苏艳玲和队员们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尿失禁。“长时间使用纸尿裤,影响了膀胱的储尿功能,憋不住尿,稍有尿意,就得赶快上厕所,不然就尿裤子了。我的队员们好多都还是未婚姑娘,她们自己克服着尿失禁带来的尴尬,从来没有一句抱怨,我为她们感到骄傲。”苏艳玲说着,热泪盈眶。 
上一条:【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舟共济》疫情面前,巾帼勇于“逆行”
下一条:【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舟共济》朔风凛冽寒未尽,勇士逆风征战
0
】【打印】【关闭
专题栏目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号:宁ICP备20000774号
地址:宁夏银川兴庆区凤凰北街106号 技术支持:宁夏西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