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锻方鹨唤彩龇⑸谀恼馄韧辽系拿褡逋沤峁适?。 逆行者——朔风凛冽寒未尽,勇于逆风征战 讲述:丁莉,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在方舱医院,除了常规护理,苏艳玲和队友们做得最多的是心理疏导。一位54岁的女性患者,2次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阳性,而她的丈夫也在另一处隔离点隔离,由于担心自己的病情又牵挂丈夫,她的情绪一度非常焦躁。 苏艳玲知道了这个情况后,主动与她沟通,劝她放松心情,让她安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患者在她的开导下,心情好了许多,最终痊愈出院。出院时,患者一再对苏艳玲表示感谢,并和她约定,待疫情消退,请她再到武汉,一起去看美丽的?;ā?/span> 为了缓解患者的压力,苏艳玲组织护理人员自编自演了手语舞蹈《平凡天使》,并教患者们做手指操、八段锦、养生操等。很多患者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用经久不息的掌声感谢宁夏医疗队对武汉人民的辛勤付出。 在疫情最艰难的时期,苏艳玲组织了100名护理人员通过武汉市民政局慈善总会捐款15300元,并带领护理人员到社区、养老院、护理院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及群众捐赠4500余片成人纸尿裤、720箱牛奶、592盒常用药品和600瓶手消液等生活、防护用品,让医者仁心、人间大爱在江城武汉落地生根。 从“塞上江南”宁夏到“九省通衢”的武汉,在由100多人组成的护理团队中,苏艳玲既是一名队员,又是一名领队;既要对患者负责,又要对团队队员负责。这100多名队员来自宁夏全区21个单位,互相之间并不熟悉。为了快速有效地开展工作,到了武汉东西湖区以后,苏艳玲着手对团队中的每一个队员的情况进行统计摸底,掌握了每一位队员的职称及学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新老搭配,合理排班。同时,她牵头成立了护理党支部及党小组,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援鄂期间,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中有66名护理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还悉心整理出生日在二月、三月、四月的护理人员名单,在他们生日当天送上自己的祝福,并和凌云接待中心协商,在“国际劳动妇女节”这天,为三月份出生的13名队员集体过生日。而生日同样在三月份的她,却没能参加,因为她带着63名队员去做核酸检测了。检测后,有2名队员的核酸检测结果有问题,需要重新检测。等她忙完这一切回到酒店时,集体生日活动已经结束了。“我的生日是3月29日,没能和队员一起集体过生日,虽然有点小小的遗憾,但队员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苏艳玲说。 3月7日下午,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门口,载着59名新冠肺炎患者的2辆大巴缓缓启动,宣告武汉首批最大规模方舱医院患者“清零”??醋旁?、忙碌之后的战场,苏艳玲难掩泪水。在方舱医院出口处,一名刚从舱内出来的队员看到她,满含泪水走过来说:“苏老师,我想抱抱你,在这儿缓一缓。”这名护士当天在二脱间上班。二脱间房间空间小,密不透风,里面放着2个大垃圾桶、3张桌子、2个浸泡护目镜的桶和1个镜子,只有中间很小的一块地方留给医务人员脱防护服。脱衣班的护士要指导医务人员、保洁、保安、警察等出舱人员脱防护服,还要把垃圾及时清理掉,工作强度非常大。苏艳玲流着泪,心疼地抱住这名身体瘦弱的姑娘,说:“马上就胜利了。” 在方舱医院工作的一个半月时间里,苏艳玲的团队共收治患者714人,其中转出重症患者369人,治愈出院345人,管理住院患者5471人次,护理人员上班时长12603小时,医护人员零感染、收治患者零死亡、治愈患者零复发、治愈患者零投诉、安全事故零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