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郑州_100元5小时上门服务内容,栖凤阁茶楼信息网,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

今天是:
首页 >>  专题栏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 正文
【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舟共济》风沙不断的童年
            
来源:宁夏统战    发布时间:2022-09-26  
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同声》将为您逐一讲述发生在宁夏这片热土上的民族团结故事。
“大鼻子”王有德——风沙不断的童年

讲述:王俊,民盟宁夏区委会
 
记得老辈人对风有这样一种说辞:春天的风刮活,秋天的风刮死。沙漠深处的风到了春天,就像脱了缰绳的野马,刮得肆无忌惮,丧心病狂,把发芽的春草连根拔起,无情地将它的生命扼杀在萌芽中。在毛乌素沙漠边缘,每年的春风刮起的时候,王有德的老家马家墙框子村,漫天的黄沙无拘无束,铺天盖地地罩过来,天空中的沙龙摇头摆尾,显得“春风得意”,人们无处可逃。 
在一阵哐啷作响的闭门关窗声之后,整个村庄便迅速暗了下来,寂静了下来,火红的太阳顿时被沙尘暴遮挡,晴空万里顿时昏天黑地。人们坐在漆黑的屋子里,只有叹息和不时地向外张望。幼小的孩子在母亲的怀抱中,时而看看窗外,时而望望母亲,似乎在问,天还能再亮起来吗?太阳还能露出笑脸吗?此时,整个马家墙框子村,如同一座孤独无助的堡垒。随着沙龙的狂舞,一种单调、密集的声音,裹挟着呛人的尘土味,在屋顶上、在窗户上撞响。这样的疯狂往往是漫长的,漫长到人们开始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大人们开始张罗着做家务,孩子们天真烂漫地在炕上玩弄起羊拐骨或玻璃珠。就这样,大人和小孩,都在百无聊赖地度过这昏暗的时辰。
王有德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听着风沙的狂啸声长大的。从他记事起,每年都要经历这样的时刻,祖辈们对沙漠的顽强忍耐,恶劣的生存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呢,不屈服命运的安排,在心底里有一个常人想也不敢想的念头:在沙漠上种树!因为有了绿色,沙子就少了。如果能降伏肆虐的“沙龙”,让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乡亲不再受“沙龙”的欺负,不再东迁西挪,不再背井离乡,让沙漠变成绿洲,那该多好呀!那时,他还不懂这个念头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他清楚地记得,就在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缘,不到10年光景里,就有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迁移他乡。他更不知道,自己要为这个愿望付出多么艰辛的努力,但这个愿望已经在他心里牢牢地扎下了根。当时,他也弄不明白这个愿望是梦想还是妄想,但在年复一年的风沙声中,这个愿望似乎更加接近,梦想变得更加清晰,妄想慢慢让信心替代。 
上一条:【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舟共济》甘于奉献,同舟共济
下一条:【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舟共济》牛刀小试,防沙林场现绿意
0
】【打印】【关闭
专题栏目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号:宁ICP备20000774号
地址:宁夏银川兴庆区凤凰北街106号 技术支持:宁夏西诚软件